洗衣粉是碱性合成洗涤剂的简称。它的创始者是德国汉高,始出现在1907年,当时的主要原料为硼酸盐和硅酸盐,主要成分则是有明显去污效果的表面活性剂,和功效不一的助洗剂。洗衣粉呈粉状,加水稀释后能产生丰富泡沫,主用于洗涤衣物,是一种生活日用品。
洗衣粉出现比肥皂要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洗衣粉约成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化学成分四聚丙烯苯磺酸钠和磷酸盐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洗涤效果且性能较其他洗涤用品更佳。考虑到携带、运输和使用的便利性,粉状产品更方便,于是洗衣粉应运而生。
洗衣粉与各种水源的融合度都较好,无论是井水、河水还是自来水,都能够有效融合并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对衣物的质地要求也很低,大部分织物都适用。洗衣粉出现后很快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今的洗衣粉制作工序更复杂,功能更完全,其主要蕴含五大成分:1、活性成分,这是整个洗衣粉最重要的成分,主要功能是将污渍与衣服分离,一般需要伴助外力搓洗。2、助洗成分,一袋洗衣粉中含量最大的成分,主要功能是软化水,帮助活性成分发挥功效,常见的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就是助洗剂中所含。3、缓冲成分,一般是碱性成分,为了中和衣服上一般呈酸性的污渍为被加入洗衣粉,这类成分的含量需要较严格的把控,因为碱性过大会对衣服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4、增效成分,辅助洗衣粉的洗涤功能,如使得具有漂白作用的洗衣粉洗出的衣服更加白亮等,增效成分是洗衣粉种类“百花齐放”的最主要成分。5、辅助成分,是对洗衣粉的“卖相”进行修饰的成分,如香精等。